優秀的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如果喜歡一個城市,你一定會先看它的城市建筑有沒有特色,有沒有讓你耳目一新,怦然心動的那種特異,或者驚艷中含有陌生的新奇感覺。 地標性的建筑作為一個城市的品牌,必然也是這座城市文化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幢老式建筑不僅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還擁有某個時期獨有的人文歷史背景,一個關于建筑物本身的古老故事,都深深影響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生活,是城市記憶永難磨滅的直接載體。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概在三年自然災害剛過的1963年吧。因了首都北京1959年在迎接建國十年大慶之時,大張旗鼓地評選了首都的十大建筑,記得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屬同一建筑內,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北京火車站、全國農業展覽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那年月,老百姓特別容易激動,那種驕傲是如火追風的熾熱。當然,這無比新奇靚麗的顯示偉大成就的十大建筑,肯定會讓民情激奮,心潮逐浪高的。 以后這些建筑不少都登上有國家名片之譽的方寸郵票,造成了持續不斷的宣傳熱潮,轟動效應。正好西安當時也有一批宏偉的大建筑相繼落成,其中幾項也似乎可以媲美北京的十大建筑。一樣的熱情早已燒得全國上下一片沸騰!也同樣激起了西安市民無比的自豪感。于是,受到如此熱情傳染的西安,也開始了評選自己城市十大建筑的活動。 當年熱衷評選“西安的十大建筑”是從民間萌發,主要在大學、中小學校的學生中。記得評出了:鐘樓郵電大樓、西華門報話大樓、新城廣場之東的人民大廈、北大街人民劇院、北門里建工部五局辦公大樓(現在的陜西省建筑總公司)、鐘樓新華書店、西七路口和平電影院、西安火車站大樓、東大街中山大樓(華僑大廈) 、解放路民生大樓。當然不是一個版本,其中不同的有興慶公園、西安市體育場、光明電影院等。但我認為這個版本相對權威。因為其中的七項:郵電大樓、報話大樓、人民大廈、人民劇院、和平電影院、陜建總公司辦公樓、鐘樓新華書店,以優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了2006年公布的西安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西安火車站大樓早已被拆,華僑商店也于2010年東大街改造時被拆,民生百貨大樓也被翻新重建了。 令人奇異驚詫的是,這六十年代老百姓心目中的西安十大建筑,竟然全部在新城區所轄范圍。我想,可能新城區因為擁有商貿金融中心的解放路和西安的政治中心新城廣場,一個“解放”,一個“新城”,相對于一個十三朝古都的長安,代表了西安的未來吧。其實,多年來,作為一個老西安,新城區一直是我心中的首善之地。
|